動漫 設計 說明怎么寫
動漫設計屬于CG行業部分,主要通過漫畫、動畫結合故事情節形式,以平面二維、三維動畫、動畫特效等相關表現手法,形成特有的視覺藝術創作模式。那么,動漫設計說明怎么寫?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為什么要設計;
2.設計過程;
3.設計感受;
你照這三個方面從頭開始寫;
1點可以寫比如你喜歡FLASH,所以開始嘗試做一些作品;
2點可以寫這個做品的設計過程,從開始到結束;
3點可以寫設計完后的個人感受;
動漫人物設計理念
動漫人物設計在整部動畫片創作中處于一個前導的地位,因為每一個腳本都是在造型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所以對角色造型的正確把握是相當重要的。角色造型設計是動畫創作前期最為關鍵的一步,它要求根據劇本的需要,能夠系統地把其中的各要素進行分析,并且根據動漫人物的需要進行系統化得整合從而創造出完美的視覺化藝術形象。動漫人物其實就是真實影片中的演員,而這些演員是通過動畫設計師創造的角色造型形象表現出來的。
動漫人物的形象和個性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反映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和對理想的追求。一部好的動畫片中的角色形象,都有著非常鮮明的個性特征。如聰明的“一休”、可愛的小熊“維尼”,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某種程度上,動畫片是我們童年的延續。設計師必須保痔孩童之心,并且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說,在動畫中只有你想象不到的故事,角色,而沒有表現不出來的角色。動畫給了藝術家們廣闊的想象空間,是一種創造性藝術。其中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創作卡通角色的理念是幽默、風趣、輕松、有一定教育意義、大多數時候從反面入手去塑造角色形象、常常把現實生活中所謂的“小人物”、“壞角色”無限放大,在關鍵的時候又體現其正義感,讓人信服,深具哲理。而中國卡通角色的創作理念精髓是:創造一種唯美的畫面效果、制造一種引人入勝的氣氛,注重角色的正面形象,卡通角色的教育意義必須被無限放大。在日本卡通角色的創作理念則主要是虛幻、唯美,注重角色產生的社會效果,也很重視其娛樂效果、廣泛的商業效應。
角色造型設計不論是在二維還是三維動畫片中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角色是動畫中的靈魂。動畫藝術與電影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我們總是可以去電影中找尋我們創作的火花。因此角色造型設計亦如電影中的演員形象設計。但是動畫中的角色造型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又不同于演員的形象設計,現實電影中,導演總是在現有的演員中去尋找符合劇本特點的演員,所選擇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本體,而這個本體亦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思想,通過其藝術表現來表達角色思想內涵。而動畫中的角色造型設計,是完全從無至有,完全為表現劇本需要而創造出來。從形態比例到動作設計,再到語言特點都是原畫設計師所賦予。在創作時要根據故事的時代背景和內容來創造角色形象,其中包括角色造型、身高比例、服裝樣式、五官外貌特征、發型、配飾、神情、個性特點等。其次,影片的藝術風格對動畫造型有一定的影響。影片的藝術風格包括其美術設計和動畫語言。在動畫片中,角色造型和動畫中的其他元素一樣共同構成影片的風格。同樣,影片的風格又直接影響各個元素的創造。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動漫設計技能
動漫設計技能包括:
前期策劃——動漫設計的前期準備工作,策劃設計作品的背景、故事情節等。
原畫設計基礎——學習動漫設計最基礎的內容,其中涉及美術方面的素描,主要掌握物體的陰暗面和機構形體等。
道具與場景設計——道具和場景是一個完整的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動漫角色設計——掌握人物比例、人體結構等內容,再賦予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進行設計。
二維動畫設計——二維動畫設計普遍指的是Flash動畫設計。
3D基礎知識——了解3D的表現形式和掌握3D軟件的應用。
3D道具與場景設計——利用3D軟件再加以原畫創作構思制作3D道具與場景。
動漫三維角色制作——利用3D軟件再加以原畫創作構思制作3D角色。
三維動畫特效設計——利用3D軟件制作動畫,3D動畫制作軟件常見有的3Ds max和Maya。
動漫特點
動漫產業具有以下三大特點:一是高投入、高利潤和高風險性。作為一種資本密集型產業,其前期的動漫形象創意和塑造投入需求大,這些產業鏈源頭行業的發展影響著市場的占有率,好的創意和動漫形象塑造具有藝術感染力和持續沖擊力,能鎖住消費者眼球而獲得高額利潤;反之就會喪失市場,前期投入功虧一簣,構成巨大的經營風險。二是與科技結合緊密,對人才需求量大質高。
動漫(Animation&Comic)是網絡和數字技術發展的產物,動漫作品的創作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撐,同時對于既懂藝術又有技術的綜合性人才需求量大,除了前期的創作和技術人才外,還需要后期衍生產品生產銷售中的營銷策劃人才及其他相關行業人才。三是衍生產品多,營銷周期長。動漫產業的衍生產品很多,使得整個產業鏈的營銷周期拉長,以便獲得豐厚的利潤。
以漫畫和動畫為表現形式,作為造型藝術的一門分支,動漫一直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從迪士尼早期的《米老鼠與唐老鴨》、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的《獅子王》到風靡世界皮克斯公司的《紙人》《玩具總動員》,從充滿濃郁日本文化色彩的《圣斗士》到為全球觀眾所共賞的《千與千尋》,從六十年代手繪動畫的經典《大鬧天宮》到融合大量電腦特效的《寶蓮燈》,這些生動活潑、個性鮮明的動漫形象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各個時期和地區都獲得過巨大的成功。
近些年來,隨著大眾文藝娛樂日趨多元化以及數碼特效技術的不斷創新,動漫文化又開始得以新的繁榮與飛躍,出現了FLASH動畫、三維動畫、全息動畫等嶄新的動漫形式,在不同的國家與地區都成為主流的文化形式。以漫畫、卡通、動畫、游戲以及多媒體內容產品等為代表的動漫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迅速提高,逐步成為繼軟件產業之后的支柱產業。直至2013年,在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成為重要的支柱性產業。在21世紀,動漫產業必將成為引導世界知識經濟整體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