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清代住宅、按歷史原貌復建的戲樓、種類多樣的非遺項目……走在霸州市勝芳古鎮街道,古建筑賞心悅目,非遺美食香氣撲鼻,古色古香又充滿煙火氣。古鎮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遠近聞名的北方水鄉商業文化古鎮。隨著“文旅”成為熱詞,勝芳古鎮受到越來越多的游客關注,平均每天接待游客千余人次,近三成來自京津。
近年來,廊坊市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持續促進文旅產業發展,推進文旅項目落地建設,聚焦打造“京津樂道、綠色廊坊”品牌,加快建設文化名城旅游強市,推動全市文化事業、文旅產業跨越式發展,廊坊文化旅游影響力全面提升,開創了文化旅游事業發展新輝煌。
文旅季系列活動打造京津及周邊游“微度假”新去處
近日,廊坊開發區2024年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啟動,推出220余項特色文旅主題惠民活動,讓京津冀游客及廣大市民在看演出、享文化、賞美景、品美食的同時,近距離感受廊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氣息,推動文旅強市建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活動緊貼“暢游中國 幸福生活——‘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主題,強化廊坊京津冀區域文化休閑新地標定位,積極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通過深化區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三地文化旅游綜合競爭力。自5月持續至10月的文化旅游季圍繞“大眾旅游 智慧旅游 綠色旅游 文明旅游 文旅融合”五大核心板塊,利用“夢廊坊國際戲劇公園”及其周邊豐富文旅資源,精心策劃舉辦文化展覽、藝術演出、民俗體驗、美食品鑒等8大場景系列主題活動,全方位展示廊坊歷史文化底蘊和魅力。同時實施教師優惠、展覽免費通票等20余項文旅促消費優惠措施,進一步提升“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響力,為京津冀地區居民及游客提供多樣化“微度假”文旅體驗。
近年來,我市持續優化旅游環境,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培育豐富旅游產品,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將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形成了觀演、研學、康養旅游、戶外休閑運動等獨具特色的文旅產業體系,全力打造京津冀周末休閑旅游首選目的地。
京津冀文化新地標引領文旅產業創新發展
端午假期,廊坊市“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迎來大批游客,入口處16扇風格迥異的大門通向不同劇場,多條游覽線路串聯起上百個“紅樓幻境”,為游客們帶來全新的旅游體驗。
6月11日,天津游客許嘉乘坐旅游大巴,和同伴一起觀城。“我很喜歡《紅樓夢》這本書,所以我來到這里,讓自己融入劇情中,去了解這本書背后的故事。”許嘉說,在《紅樓夢第三十三回》中,她看到了賈寶玉、紅胡子和小明星身上的善良和敢與命運作抗爭的勇氣。
一座江南老宅、一棟返潮的筒子樓、一進四合院;古董商、支邊青年、滿嘴京味兒的“胡同串子”……“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以中國古典文學《紅樓夢》為藍本,打造了一座集合各個年代、各個情境、各種想象空間的夢幻之城,講述人人心中的“紅樓夢”。
在“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紅樓夢》主題文化戲劇輪番上演。不同于靜態觀看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游客可換裝為劇中人物,在真實場景中沉浸式感受國學經典魅力。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是河北省與文化和旅游部合作的省部級項目——夢廊坊國際戲劇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夢廊坊國際戲劇主題公園自去年7月開城以來,已演出7500多場次,吸引超150萬人次游客觀演,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旅游業態的發展,成為京津冀文化藝術新地標。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是我市全力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場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了推動文旅產業出新、出圈,我市將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文旅發展全過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拓展旅游產業空間,培育業態多元的文旅消費新場景。
大運河文化拉動“周邊游”文旅消費
端午假期,北運河香河中心碼頭、劉宋鎮萬畝荷塘、蔣辛屯鎮水岸潮白等沿河景區熱鬧非凡,游船穿梭往來。
“之前就來香河坐過船,這次聽說香河舉辦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就帶著家人過來轉轉。在這里不僅有古文化,還有很多美食,我們全家都喜歡。”來自北京通州的游客王晨帶著家人再次來到香河,“這里風景更美了,旅游設施也比之前更完善了,體驗感更好了。”
近年來,香河縣以北運河中心碼頭為中心,串聯起縣域內北李莊村、第一城景區、家具城、萬畝荷塘、文化藝術中心等多個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點,讓游客親身感受“京畿首驛 如意香河”的獨特魅力。
一水相連,文脈相通。近年來,我市以香河縣為核心,全力推進大運河文化景觀帶建設,不斷深入挖掘、保護與傳承大運河及其沿岸的文化和旅游資源,為撬動京津旅游客源市場提供了有效載體。
上一篇:“冬游河北”歡樂過大年,13000余場春節文旅活動惠及3.7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