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美、日文化海報之比較
中日歐美文化海報的比較,要建立在整體文化比較的基礎上。海報是一種文化形式和符號。中國海報與日本、歐美海報的差異是由民族差異和文化差異決定的。特定的民族形成了特定的審美欣賞習慣和評價標準,這就必然決定了東西方文化在表現內容和表面形式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我只說中國文化海報和歐美日海報在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上的比較。
毫無疑問,海報設計的現代形態起源于西方,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一些東方國家的海報設計是在西方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20世紀初上海一些流行的海報設計是中西明顯結合的產物。總的來說,老上海的廣告顯然是用西方的形式來表達中國的內容。比如杭志穎的《霸王別姬》就采用了毛筆渲染的寫實手法來表現中國古代服飾和古代歷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這對于早已習慣了單線平繪的畫家和設計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新穎而科學的方式。具象寫實的形象是最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的藝術形式,無疑方便了舊中國低水平的普通人接受商品信息。所以,這樣一種中西折中的具象海報形式流行起來,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20世紀上半葉,當中國以具象和現實主義的形式邁出海報設計的步伐時,由于現代藝術蓬勃發展的影響,西方現代設計逐漸放棄了最初的具象形式。因此,這一時期西方海報發展的面貌顯然是不一致的。在中國人津津樂道具象仕女畫廣告的同時,海報設計西部正在培養西方觀眾的抽象欣賞興趣,對現代設計抽象意義的追求典型地體現在包豪斯的設計理念中。包豪斯的教學建立了三大構件(平面構件、色彩構件和立體構件)作為現代設計的基礎。這種設計理念接受了康定斯基、克萊恩、蒙德里安等現代藝術家的藝術經驗,利用抽象的點、線、面、冷暖色調的變化、簡單的幾何形式形成海報的圖像主題,使西方現代海報設計更接近純粹的形式美感。此外,西方現代藝術的許多風格和流派影響了西方現代海報設計,如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同時,在中國,雖然也有人提倡現代風格的設計理念,但畢竟是少數,仍然以具象的海報設計風格為主流。這里要提到的是龐薰琹,他很早就接受了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積極在中國推廣現代藝術,組織了現代藝術組織“覺蘭社”。同時,他還在設計理念上提倡構圖風格,注重對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挖掘,有利于打破單調的具象手法,樹立現代設計理念。
中國再次大規模接受了西方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后,由于改革開放,對外交流增加,中西之間的影響更加多樣和深入。注重形式美感的研究,注重平面趣味的表達,日益成為海報設計的潮流。風格和技法的多樣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海報發展中的一個明顯現象,也是中國海報接受西方語言影響的一個有益方面。同時也要看到,在“西化”的過程中。與同樣受西方影響的日本海報相比,這些問題就突然出現了。核心問題是民族傳統文化挖掘不夠,在接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同時,還不足以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立性。
日本海報以鮮明的民族風格屹立在海報設計的森林里,而中國不如他們,這是不爭的事實。日本的海報設計具有簡潔樸素、意境豐富、畫面加工制作精細等特點。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這體現在藝術上,也從強調和諧轉向強調自我個性。在日本,拒絕成為既定價值體系的解釋者,保持藝術家對藝術探索的相對獨立性的設計師開始出現。它們看起來是非政治性和反商業的。對海報作為圖形藝術本體結構的強調開始超過對功能的強調。哲學和散文文化的畫面敘事、畫面造型和對深度的表意追求,都構成了它們鮮明的海報設計語言特色。在這些方面,中國海報尤其需要學習和吸收。這些方面也強調了海報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文化表意功能。在強調文化和民族性方面,日式海報對臺港澳海報設計教師影響明顯,而中國大陸整體對這些方面重視不夠。
通過以上比較理解,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化海報在吸收外部因素影響的過程中的得失,尤其是存在的問題,這不禁引起我們對中國文化海報未來發展的思考。如何克服困難,向合理化方向發展?
二,中國文化海報的發展
21世紀是全球化和民族主義并存的時代。經濟上來說,全球化趨勢明顯,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文化交流越來越廣泛;東西方都努力在彼此的文化中尋找互補和有益的因素。此外,技術的進步也為全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傳媒產業的繁榮、互聯網的發展和全球信息共享,使得文化的成長不再是一個地方性或區域性的事件,任何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觀念很快都會影響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義是另一個引起知識分子廣泛關注的命題。全球化必然會消解民族特色,使豐富的世界文化形態趨于單一。全球化是否包括超級大國對霸權話語的推動,這是一個引起世界各國學者關注和警惕的問題。因此,努力建立對民族主義的理解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另一個趨勢。
在全球化和民族主義的影響下,中國文化海報的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把文化海報提到中國現代文化的整體發展上來。從我們對“文化”和“文化海報”的理解中,我們了解到海報設計不僅可以作為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符號,也可以作為某一民族文化的符號。海報設計是整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為了促進中國文化的發展,平面設計師的具體任務是提升文化海報設計的水平,樹立中國現代文化海報的民族特色。
通過中西文化海報的交流與溝通,介紹和傳播中國文化。中國現代文化海報的發展應該走國際化的道路。一方面,我們的設計水平通過國際交流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我們的設計通過創造國際視覺語言被各國人民所理解。國際交流并沒有抹殺民族特色,相反,它會增進我們對民族文化的了解。中國現代文化海報要想在世界設計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努力探索民族文化傳統,注重對民族整合、民族圖形等表現因素的再創造和再利用。這樣,我們就可以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文化的本質和偉大。
第三,重視中國文化海報的國際視覺語言研究,關注世界海報設計領域的新概念和新技術。
中國現代文化海報在表現理念和表現手法上與歐美、日本等國家存在一定差距,說明我們需要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成果。具體來說,中國文化海報對視覺語言不夠重視。正如林家洋教授所認為的,“我們以前的視覺教育是一味地沉溺于審美和技能的灌輸,甚至培養出來的學生也不會使用視覺語言!”也就是說,在過去,我們的平面設計往往注重畫面的裝飾性和形式美,這主要是觀眾的一種視覺愉悅。在當代國外,海報設計特別注重圖形表達的重要性,用圖形濃縮信息。圖形不再以美觀為目的,而是以信息的準確傳遞為核心?,F代文化海報設計主要帶給人們一種思想啟蒙?,F代設計不再僅僅要求設計師用一雙靈巧的手滿足畫面和美感的需求,更要求設計師用智慧開拓人們對世界的新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不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實現我們的設計。最重要的是強調我們的創造力,在短時間內把握事物的本質,體現創造性的想法。所以未來設計的大賽不是低水平的手工大賽,而是高水平的心智智慧大賽。智慧的源泉除了天生的智商,更重要的是消息靈通,吸收多民族多文化的成果,及時調整我們的設計思路。而且視覺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國際語言,不分民族、地域,優秀的設計善于利用這種國際語言來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感情。
第四,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索,發展中國文化海報設計的視覺語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世界著名的設計國家,在其五千年的歷史中有著極其豐富的設計成就。從大的方面來看,包括:1。書法及字體:甲骨文、中鼎銘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篆刻等。中國人創造了豐富的文字和形式符號。在當代文化的海報設計,他們直接用人物作為構思和創作的元素,并有許多成功的例子。2.圖形和紋飾:有巖畫、青銅紋飾、漆畫圖案、瓷磚圖案、石雕人像、剪紙等。這些抽象與感性相結合的圖案,充分體現了東方人觀察和再現自然的方式,也應該是中國現代文化的資源海報設計3。印刷:主要包括各種傳統印刷插畫和民間年畫。歷史上,無論是雕版、凸版還是彩色套印,中國在東方乃至世界都處于領先地位。是時候整理研究這些曾經屬于中國人的光輝歷史了。只有深入挖掘隱藏在這些傳統資源中的現代因素,才能真正確立中國文化海報的民族特色。這樣做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一種發展。
上一篇:畫冊印刷方面小常識
下一篇:佛山的畫冊設計公司找哪家服務好